孩子上课不专心,老师看着也很揪心。学习不认真,自然理解不到位;记不住,怎么答得出来呢。是立志为学的根基不稳,还是专注不够呢。老师教了多次,还是记不住;教了很多,还是做错。对待错误的态度,总是那么漫不经心,犹如耳旁风一般。对待学习,感觉不到一点趣味。就像在沙漠中寻找水源,感觉很难,就半途而废,甚至破罐子破摔。对此,家长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为什么不喜欢学习呢,或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呢?要了解,是孩子对待课堂的态度,没有感觉到趣味。如果玩其他的,那肯定精神百倍。该学习的时候,就要做环境上的改变。
天童教育觉得,提升孩子的学习专注力,就像在水池里抓小鱼一样;并不只靠力量,眼力,心力,巧力。方法,时机,工具,都要恰当。比如写作业的时候,坐端正,手笔协调一致,知道写的方法。刚开始,注意力在笔尖上,写完就算成功了。专注不是目的,而是因为有兴趣,愿意继续探索,精力才会集中。课堂上,老师讲得越多;孩子思考的机会,就越少。就像阅读书籍,有图画,有文字。文字读累了,图片可以缓解疲劳。学习中,也是要有紧有慢。如果一直慢节凑,精力很容易涣散;如果一直很紧凑,容易有畏惧情绪。学习就是在一张一弛中,让孩子自己把握住节奏。
时常打断孩子的思考,就会让原本在思索的,找不到实践的体会;看起来,家长给予了结果。其实,是孩子没形成完整的思路。下次,思索的时候,就像在平滑的墙壁上,找不到攀登的抓力点。当孩子独自面对的时候,会感觉很难。并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求助于家长。家长也要清楚,未来孩子的需求,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适当的机会,是要掌握的。错过了时机,再去教的时候,孩子未必就能听从安排,家长也会感觉很难了。在具体小事上,培养孩子的爱心;家长会被孩子,微小的动作,而备受感动。
可以先试着专心在一件事上,比如集中一段时间,培养孩子阅读课本,有声朗读,无声默读。刚开始,可能5-10分钟,就不认真了。要了解此时,除了课本,还想要做什么呢。为什么读书的时候,思维不在课本,而在其他方面呢?是书本不能跟孩子互动,激发不了趣味,进入不了语言环境中,自然没有感觉。
让孩子对阅读内容,保留一点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时候,家长完善它,而不要试图改变它。如果家长表达的过多,孩子的声音就变得小了。孩子并不是不喜欢学习,只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如此,老师忙老师的,孩子玩孩子的。为什么不太听家长的话了呢,陪伴孩子一起做事。实践既是思维,思维上保持一致,语言上就能找到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