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庭矛盾都源于家长“界限感”的缺失,家长总是忍不住地剥夺孩子学习、成长的机会,明明说好要放手,最终又忍不住地插手。殊不知,孩子依赖心理的养成,正是父母无限制的插手导致的坏结果,很多父母既想孩子有独立的能力,却又不去思考正确的培养方法,最后只能一场空。
比如一个孩子打碎了一个杯子,作为父母你是严厉警告孩子不要再碰杯子,还是宽慰孩子没关系,下次小心就好了呢?
其实,正确的培养孩子独立性,并不是不插手,也不是以为插手,而是循环渐进,让孩子正确走上独立的道路。
1、教导孩子什么是独立
孩子不知道什么叫作“独立”,也并不清楚独立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或者坏处,而让孩子培养独立性的第一步,就是告诉独立意味着什么。
独立意味着自己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做的事情要合乎规范,自己做出的决定要执行到底。
孩子一开始并不明白这些话的含义,可能出于好奇坦然接受,也可能因为害怕离开爸爸妈妈而哭闹拒绝,这都不是影响你下一步动作的关键。
哪怕孩子一开始不接受,她也会在后面的时间里,慢慢理解父母的深意,慢慢领悟独立的意思,保持沟通,根据孩子反应及时调整计划,这才是正确的开始。
2、让孩子参与家庭活动
与孩子沟通后,培养孩子独立的首要场所要放在家里,一是孩子年纪很小,外边说不定会有什么样的意外,二是在家庭中爸爸妈妈更为熟悉,孩子也能更好的表现自己。
可以多鼓励孩子和父母一起做家务,一起计划食谱,一起和妈妈上街买东西这样的家庭活动,如果你们家里还有家庭会议,最好也带上孩子一起参加。
虽然孩子可能无法提出建议,但这样会让他有被尊重的感觉,不仅能够丰富他的社会经验,还能锻炼他的责任感,让他主动承担起家庭的一部分责任。
3、让孩子学会生活技能
既然孩子要学会独立,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最基本的,可能小时候孩子一切都依靠爸妈,吃饭需要妈妈喂,睡觉需要爸爸抱……
但随着孩子长大,一些可以必要的生活技能要教给孩子,这样孩子既有自己的成长空间,也不会父母因过度插手而造成孩子连基本生活都无法进行的惨剧。
例如当小孩打碎了杯子,父母要做的不是斥责孩子,也不是宽容的原谅,而是交给孩子正确的杯子使用方式。
孩子独立性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要注意的是保持耐心和距离,给孩子足够的成长时间,不要过多地干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