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小孩听不了一点严重的话,只要语气加重一点,眼泪就开始在眼睛里打转了。对于“玻璃心”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发展,把孩子的错误情绪及时纠正过来,以下三种方法让孩子摆脱“玻璃心”,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培养孩子的钝感力
钝感力是指孩子在困难中的忍受程度,知道挫折但是勇于面对。拥有这种能力的孩子会很快忘掉不开心不愉快的事情,从而重新树立自信,就算失败的次数再多,他们也会找到排解郁闷的方法。如果能够让孩子养成这样的能力,那么会对孩子的未来很有帮助。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这种能力呢?首先,了解孩子的性格是什么气质,如果比较敏感,那么和孩子说话的时候要注意措辞,不能出现严厉的语气。经常和孩子一起玩耍、做游戏,把孩子情绪从内心转移到外界,游戏失败了也没有关系,教导孩子在乎过程,不要太在意结果。
第二、对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
想要培养孩子的自信,首先不能做的就是打压教育,孩子需要父母的鼓励和表扬。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毫不吝啬地表达出自己的夸奖,比如说,孩子你真棒,孩子你是最聪明的。在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时,更要激励孩子,使他直面挫折。
第三、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
如果孩子能够拥有富足的精神世界,那么他的情绪就会更加稳定,遇到困难知道如何去应对,而不是总想着逃避。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身边的孩子,越是被家人保护,孩子承担责任的能力就越弱,遇到问题只会哭泣。作为家长,我们要明白,孩子在三岁之前一定要学习自理。
如果孩子的年龄更大,那么可以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让孩子明白,生活是自己的,不能被动接受,而是要学会自己去支配时间。如果没有上学,家长可以准备一些绘画工具或运动器材,邀请其他孩子来家里玩耍。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需要父母的关爱和照顾,更要了解孩子的内心,如果用大人的想法来推测孩子的行为,这就大错特错了,孩子在没有完整的语言体系之前,会有肢体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有时更会用夸张的行为来提醒父母。
最后,家长是孩子坚实的后盾,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及时地进行帮助,而不是让孩子自己去探究。对于孩子的暖心举动,家长也要给予回应,不能当作视而不见,否则就会造成孩子“玻璃心”。爱是相互的,父母疼爱孩子,孩子也会疼爱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