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经常会否定自己,本来觉得他挺聪明的,可是他总是觉得自己很笨,不如其他人聪明,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呢?
对于儿童来说,认识自我需要一个过程。正确认识自我,对孩子的行为有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进而自己教育自己,这是每个家长在教子过程中都不可忽视的。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镜中我”理论。他认为每个人对自己的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在人的一生中一直进行着。
库利将之形象地比喻为:将他人看做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中可以照出我们自己的样子,而我们从镜子中看到的那个样子就构成了我们的自我。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自我意识从婴儿时期便开始形成。婴儿熟睡时,往婴儿的鼻子上抹上胭脂,婴儿醒来后,让他照镜子,结果发现:有些15个月大的婴儿会看着镜子,去摸自己抹了胭脂的鼻子;但大部分婴儿要在21个月以后才会出现这种行为。
从3岁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从生理层面进入社会层面,他们开始从外貌、性格、人际交往等方面认识和评价自己。这个过程中,家长应从孩子的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这三方面的教育入手,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怎样才能让其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呢?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面镜子——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行为要一致
小孩子处于自我意识萌芽阶段,最容易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家长很自然地成为“第一面镜子”,映照出孩子的很多个第一次。
作为重要的“第一面镜子”,家长不仅要注意积极正面地评价孩子,还要注意评价的一致性。如果家长的评价前后差异很大,或者家长之间对孩子的评价分歧很大,孩子便很难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在众多自相矛盾的“镜像”面前,孩子会很茫然,不知道真实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
让孩子成为自己的镜子——教会孩子学着正视
自己有时候,孩子的不足就像“鼻子上的红点”一样,别人看得很清楚,孩子自己不知道。家长要在合适的时候帮助孩子正视自己的问题,并帮他及时地擦掉它。孩子能够逐渐正视自己,就会拥有积极的成长动力。因为他已经成为了自己的镜子,他知道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
带孩子去玩哈哈镜——教会孩子认清自己
周围人对孩子言过其实的表扬或过分的指责,就仿佛照“哈哈镜”,会使孩子形成不切实际的自我认识。时间长了,就失去了辨别是非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自我意识。带孩子去玩哈哈镜,观察镜中自己各种变形扭曲的形象,借机向孩子解释别人对他的评价,有时就像哈哈镜一样,并不是真实的自己。
平时,要鼓励孩子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多跟小朋友玩耍,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发现自己的能力,也会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让不同角度的镜子见证孩子的成长,这将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
自我认识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今后的培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孩子的健康成长成为目前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所以希望家长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孩子的自我认识水平。